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月9日
新华财经北京1月9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向“新”突围国资央企“改”出新优势
人勤春来早。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锚定“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这一目标要求,国资央企将加快推进新举措落地显效,加码布局新赛道,全力塑造新优势。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国资央企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有望加快落地。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塑造国资央企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将为中国经济注入发展新动力。
·从追求增量到优化投放结构今年银行春季放贷打法变了样
作为支持实体经济的关键一环,银行会在年初按下信贷投放“加速键”,保持着开跑即冲刺的态势。然而,近日记者深入调研多家大型银行与区域性中小银行发现,相较于往年追求大幅增量的激进模式,今年不少银行开启了稳扎稳打模式,将更多精力放在信贷结构优化调整方面。“好项目大家都会抢着要。我们的目标是1月初贷款项目储备投放不少于35亿元,同时对照当地重大项目清单,利用好财政贴息政策,继续深挖大项目和优质项目。”某国有大行江苏地区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而在企业贷款整体意愿有所下滑、对公贷款扩张不易的当下,众多银行将个人贷款中的消费贷款作为春季营销活动的重要抓手。
·外资机构调仓聚焦公司基本面频频押中重组股
近期,随着上市公司因回购或重组事项披露最新的前十大股东情况,部分外资机构在2024年末的调仓换股动态浮出水面。外资机构买入A股公司动作频频,为2025年的投资提前布局。据不完全统计,从2024年11月至12月底,外资机构买入或增持的A股公司包括三花智控、宏创控股、阿特斯、哈森股份、富煌钢构、圣泉集团、卓易信息、世茂能源、华海诚科等。可以看到,随着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外资机构进一步聚焦基本面向好和景气度上行公司。此外,对于并购重组标的,外资机构的偏好也十分明显。
上海证券报
·银行理财求变 “固收+”策略成发力点
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以不同形式表达了对未来市场的看法。这些理财公司认为,中国经济的韧性是市场定价的基石,随着政策组合的推出,A股存在具有吸引力的中长期机会。在低利率的环境中,重仓债券资产的银行理财公司迎来不小的挑战,如何在资产配置上进行结构调整成为今年一大看点。从纯固收转向“固收+”策略的迫切性增加。股市的高股息资产和具有性价比的可转债均吸引了市场目光。施罗德交银理财预计,2025年中证转债指数有望创出近年来的阶段性新高。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将于1月20日正式发布
1月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于1月20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及其价格指数——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科创综指从科创板中选取符合条件的全部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表现。
·碳酸锂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新年伊始,2024年沉寂了一整年的碳酸锂产业正在发生新变化。“岁末年初之际,下游正极材料和动力电池厂商需求确有提升,生产有点跟不上发货节奏了。”藏格锂业相关负责人说,从2024年12月开始,碳酸锂销量有所提升,公司几乎没有库存,只是价格没有涨上去而已。面对价格回归理性,已无法追求“高回报”的产业链公司如何巩固竞争优势,将成为行业共同思考的问题。多位企业人士和业内专家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双增长”或让碳酸锂供需关系逐步靠近平衡点,而下游动力电池厂商对技术进步的不懈追求,也将倒逼碳酸锂产业加速从“量”到“质”的转变。
证券时报
·近200家上市公司确定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自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相关文件以来,确定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A股公司数量正快速增加。截至记者发稿,已有近200家上市公司确定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其中,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占比超八成。有不少公司披露具体的市值管理制度内容。记者梳理发现,上述近200家公司中,超过160家属于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占比超过八成,其中有逾70家属于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公司。仅有少数不属于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从市值分布来看,市值超过千亿元的公司有10多家,比亚迪、美的集团等市值更是在5000亿元以上,亦有10多家公司市值在30亿元以下。
·消费电子迎政策利好 “国补”首次落地惠及产业链
2025年新年伊始,“国补”政策首次扩围至消费电子行业。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多家受访企业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产品被纳入“两新”政策支持品类,一方面有利于刺激消费者购机热情,提升终端市场销量;另一方面,将利好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发展,促进企业产品创新迭代步伐加快。
·基金经理密集调研医药股配置需求或推动股价回暖
近期,基金经理对上一年度的弱势赛道医药板块的兴趣显著增强。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开年后大型公募几乎倾巢而出密集调研医药股,其中许多被基金联合调研的医药股此前并未进入基金股票池,这暗含着基金经理的配置需求,这种变化也意味着医药赛道有望迎来转机。
证券日报
·百亿元级私募机构2024年度业绩出炉冠军基金浮盈超74%
2024年,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旗下产品整体表现亮眼,平均浮盈达23.20%,其中冠军基金浮盈超74%,显示出强劲的市场表现。据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335只有业绩展示的百亿元级私募机构旗下基金平均浮盈为23.20%,其中299只产品实现浮盈,占比高达89.25%。实现浮盈的产品中,222只产品浮盈不低于10%,其中93只产品浮盈在10%至19.99%之间,36只产品浮盈在20%至29.99%,19只产品浮盈在30%至49.99%之间,74只产品浮盈不低于50%,高收益产品不在少数。
·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1% 数智化成重要驱动力
1月8日,国家邮政局官网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745亿件和1.4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和13%。有业内人士表示,上述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商行业的持续繁荣,以及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同时,智能化发展亦极大地提升了快递行业的工作效率。展望2025年,我国快递行业仍然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拓宽选拔范围多家银行开年“海选”高管
开年以来,中小银行已经开始对高管职位“招兵买马”。从招聘要求来看,银行普遍更为青睐有金融监管部门经历、大行履历、区域工作背景的人才。受访专家表示,近年来,银行通过市场化渠道“海选”高管形式渐成常态。其招聘细节也反映出近几年银行业高管变动的两个趋势,一个是年轻化,一个是高度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