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深圳口述史 - 施永青:香港创业深圳腾达 双城故事屡屡上新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就经常北上罗湖。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发展很快,日新月异,但我总存着一些疑虑,因为以前从未见过这种成长模式的城市。1997年,中原地产进入深圳,业绩随即“一飞冲天”。仅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在深圳的业绩便超越了上海,这让我对这座城市刮目相看。深圳某种程度上很像早年的香港,人都是五湖四海来的。深圳有前海这样一个“更特的特区”,我们希望它可以更开放,带动更多促进对外交流“窗口”的出现。

深圳口述史 - 施永青:香港创业深圳腾达 双城故事屡屡上新
(图侵删)

施永青

香港中原集团主席。1949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4岁时定居香港,在港接受教育,19岁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8年,后转往地产行业任职。1978年开设中原地产代理公司,从业至今。

年少的我很关心普通人的生活,觉得工人们很需要帮助。因此,我从学校毕业后没有去找工作,而是进入工人夜校教书,这一教就是8年。

年轻时常到罗湖看电影

小时候我和父亲走在香港街头,曾经遇到弃婴,我想凑过去看,但父亲阻止了我,他说:“看什么?我们家的生活都成问题。”而我在想,一条小小的生命可能就这样消失,这不应该。

那时候我很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常常参与一些社会活动,憧憬着帮助以广大工人群体为代表的劳苦大众。

年轻的我向往着内地。我到了天安门,到了韶山,到革命圣地接受熏陶,参加学习班。自然,一河之隔的罗湖我也经常“光顾”,我常常到罗湖看一些在香港没法上映的内地电影。当时我在罗湖,入目之处都是绿油油的稻田,到处都是农村的景象,和今天国际化大都市的面貌有着鲜明的对比。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从学校毕业以后并没有进入职场,而是到工人夜校教书,让那些没有机会上学的工人可以在晚上闲暇时间接触文化知识,同时也借此将他们组织起来,帮助他们争取自身的权益。

转眼便是8年的时间过去,我没赚到什么钱,但是在和夜校的工人学员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怎么分析问题,怎么把问题讲清楚,这些方面的能力增长,让我此后在做事上受益良多。比如,如何把未来愿景说清楚,过往的积累给我非常大的帮助。

创造价值萌发创业想法

上世纪70年代,国内进入大变革时代。耳闻眼见,让我更加认可改革开放的理念。不久,我结束了夜校任教生涯。不教书了,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当时我找工作并没有特意挑选行业,想着哪一家公司肯用我,我就去哪里。结果新找的第一份工作就在地产行业,岗位是“练习生”,其实就是办公室助理,做最基层的工作。

由此进入商界,我开始花时间去了解商业运作,思考个人事业发展的渠道。我读过《资本论》之类政治经济学著作,好处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了解得比较深刻。它的弊端在哪里?资本主义为什么有经济周期?为什么会有阶段性的萧条、衰退?这些理论我都接触过,所以接触地产行业以后,我把现实和书本上的知识相印证,发现很多跟《资本论》的描述都是一致的。

练习生的工作很简单,大多数时候就是影印一些文件在各个部门之间传送。而我留心学习,每到一个部门都试图去熟悉它的运作情况,递送的文件我也都会先阅读揣摩,所以很快积累了许多地产知识。有一次,我看到一张新楼盘的价目表,好奇这些各不相同的楼盘价格是怎么定出来的。周末的时候,我走街串巷去调查,综合各方信息后得出一个结论:公司对新盘的定价低了。根据调查结果,我写了一份正式的报告,提交给了老板。很快,公司根据这份报告提高了楼盘定价,赚得盆满钵满。

1976年,3个月试用期满后,我的工资从700元港币涨到了1100元港币,但除了工资之外,并没有根据我给公司创造的利润给我相应的分红。打工并不能很好地享用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剩余价值都给老板拿走了。怎样拿到自己想要的回报?我想,唯一的途径就是自己去创业。

创业后仅一年时间我便赚到一百多万元港币,随后我送出所有股份回家读书、思考。一年后回归时,我花了十多万元把送出的股份买了回来。

想赚到比打工多一点的钱

我创业的动机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拿到劳动果实,二是我想自己来判断工作应该怎么做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也对我往后管理事业产生了很长远的影响,我们公司有一个分享利润的制度,就是公司赚的钱,基本上分三份:一份给员工,一份给股东,一份拿来再发展。我们把员工、股东、公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1978年,我将创业的想法付诸实施,和中学时的同学王文彦联手成立了一家地产中介公司——中原地产。最初我们只希望赚到比打工多一点的钱,并没有很高的志向。

一年时间获得超百万元收益

在当时的香港,大部分地产中介从业者素质不高,对行业的认识较浅,很多是兄弟帮、夫妻档,除了赚佣金,很多还去炒楼赚差价,唯利是图。我们认为中介不应该参与投资,因为一旦参与投资,便会与买卖双方的利益出现冲突:业主放盘是希望在市场上价高者得,但炒家会等业主卖不出去压价;有些房子业主报的价格不高,但炒家会等到出高价的客户才促成交易,以收取中间的差价。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得到客户的信任,市场也是不健康的。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摒弃炒楼,只做中介,为买卖双方服务。相比短视地赚一点钱,我更想成就事业,希望通过企业化的管理,建立可推广的品牌。事实上,这种做法无论在当时的香港,还是后来的深圳,都让我们得到大量客户的支持。

一开始,我们在中环的一栋写字楼里,仅仅租了一张写字桌,一个人上街揽生意,另一个人在写字桌前接电话,每天在报纸上花几十块钱登点小广告。由于生意出乎意料的好,3个月后,我们的事业从一张写字桌“扩张”到了半层写字楼;一年之后,半层写字楼“变”成了一整层。

▲创业时期,香港中原地产的地铺内景。资料图

这一年的时间里,我获得了超过100万元港币的收益。这笔财富和我之前打工的收入相比,可谓天差地别。那个时候,我一直很想弄清楚一些关注多年的社会问题、理论问题,所以我把自己的股份全部送给了朋友,回家去读书,这一读就是一年。

▲1987年1月1日,中原地产中环总行开业。 资料图

“集中优势兵力”走出逆境

那一年里我也在琢磨着未来应该做什么。最后,我决定回到现实社会中来。现实社会虽然不完美,但通过我的努力,如果成功了,或许便能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随后,我回到了自己创办的公司,花了十多万元港币,将我之前送给朋友的股份再次购买了回来。

回归业界,当时的行业却进入了萧条期。1982年,生意非常难做,我们把业务集中到香港一个相对偏远,叫愉景湾的地方。一些大公司可能只派一个人负责愉景湾区域,而我们可以有5个人来跟进,集中做一点就容易比其他公司做得好。通过“集中优势兵力”,我们在这里走出了逆境。

摸索出经验以后,我继而在太古城、沙田第一城等地复制这种模式。事实上,这种模式无非是资源合理的分配,包括招聘人员的计划、铺位租金投资、广告投资以及后勤工作安排等等,而通过有效调配资源,公司就能有产出;产出多了,公司自然有盈余。因此,我们通过复制这一模式不断扩大规模,当香港市场差不多接近饱和时,公司也自然而然地向外扩张市场。

▲1986年,中原地产首次举办研讨会,贯彻公开资讯的理念。

当时,内地住房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房地产行业机遇涌现,我们也随之抓住机遇,进军内地市场。

在深圳,我们仅用两年不到时间,业绩便超过了经营5年的上海。在这里,我们进化出了“深圳模式”,并和在内地孕育出的其他模式一同反向影响香港公司。

最晚进入的深圳业绩最好

1992年,有位朋友跟我说上海有很多机遇,未来发展前景很好。之后上海便成为中原地产在内地最早开展业务的城市。

进军内地,我们从上海开始,首先是因为上海是我的老家,也是内地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上海之后是北京,因为它是首都,是政治中心。深圳虽然离香港最近,却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中原地产最晚进入的地方。

1997年,中原地产进入深圳。一同进入深圳的,还有“公开资讯、公平交易、不炒楼、不吃差价”的经营理念。几乎就在转眼间,深圳满大街都是贴着“不炒楼、不食价(不抬价、不占价格方面的便宜)”宣传语的港味店面。

▲2001年6月26日,中原地产华侨城分行开业,这是中原地产在深圳的第8家分行。 资料图

我们在深圳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远远超出预料。当时,中原地产在上海、北京已经经营数年,但深圳的业绩可以说是一飞冲天。进来仅两年不到的时间,公司在深圳的业绩便已超过经营了5年的上海。我们的经营理念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在深圳,中原地产曾是地产中介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这段时间持续了十多年。

把“深圳模式”搬回香港用

话说回来,我们在内地的发展也有一个成长过程。

进入内地之初,我发现这里的市场环境、政府条例和竞争方式等都跟香港不同,因此需要寻找新的运营模式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参照香港的模式,考虑把香港的局部经验应用在内地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尝试去适应当地的环境,于是出现了运营模式的进化,相继出现了中原的亚种:一开始是“香港模式”,然后逐渐孕育出“上海模式”“深圳模式”,等等。

有了亚种就会有“杂交”,最初我把香港的系统拿到内地试行,运作一段时间后就发现需要调整才能适应环境;渐渐地,“上海模式”“深圳模式”比香港的更优秀,我就把它们搬回香港用。多样化的公司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地向前发展。这就是中原地产自己演变、自己学习的一套方法。

深圳形成了一个“品牌”,就是“去深圳发展,机会很多”,人才随之就来了。这里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从“将信将疑”到“眼见为实”

一河之隔的深圳,我从它还叫宝安时就经常造访了。上世纪60年代,我经常北上,那时候的深圳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稻田;后来,这里建立了经济特区,开始不断听闻有关它的故事。我听说了“深圳速度”,但最初一直在担心它会不会是华而不实的,担心它能不能持续发展。在我的认知中,世界上主流的城市大多是自然而然成长起来的城市,像深圳这种因为政策因素而出现的城市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我观察深圳很久,可以说是一段从最初“将信将疑”到后来“眼见为实”的历程。改革开放以后,深圳的工厂越来越多,吸引了许许多多来自广袤内陆的人们。

我的一位叔叔在海关工作,他就亲眼见到许多外地人来到深圳工作。政策开始允许人口流动,来自内地农村的劳动群众可以在这里找到工作。这些工作也许简单,但他们所能获得的报酬,已经远比在老家种地多得多。

深圳的活力被充分激发出来

我觉得深圳可以发展起来,首先便是国家允许人口流动,此外便是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所以我们在深圳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做小生意、创业,这片土地上的活力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深圳跟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呢?这里有相对宽松的政策,有公平的游戏规则,构成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商业活动能够在这充分发展。深圳形成了一个“品牌”,就是“去深圳发展,机会很多”,人才随之就来了。这里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很多大的公司在深圳成长起来,其他的资源和机遇也会跟着来。

深圳经济发展得非常快,而它也带有很多移民城市的特点。在这座年轻的城市里,有来自湖南的、新疆的、黑龙江的……五湖四海的人在这里汇聚。移民城市不像一些有着传统包袱的城市,这里没有地方保护,不会因为你不会讲本地话就无法融入交际圈。另外,人们背井离乡到这里来,都渴望着做出一番事业衣锦还乡,所以这也缔造出了这座城市的拼搏精神。

某种程度上,深圳就像早年的香港,香港人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给城市带来了无穷活力和机遇。所以,很多企业在深圳崛起,比如地产的万科,物流的顺丰,科技的大疆、华为、腾讯。

前海让我们看到更美好的未来

2010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出现,让我们看到深圳更加美好的未来,也进而对深港双城的深度交流有了更多期待。

前海常常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在发展中又很强调深港的合作,我们其实很期待香港的一些好的东西可以在前海得到“复制”,让这里成长为类似香港的,可以承担海内外沟通交流、加强东西方相互了解的又一个“窗口”。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香港一直承担着中外交流“窗口”的角色。随着时代变迁,中国对外交流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畅通,而作为“窗口”的香港也随之迎来种种相关业态的快速发展。

当前的世界局势,正处于百年一遇的大变局之中。展望未来,我相信全球的交流会越来越频繁,但我们当前又面临着一些西方国家的压制。百年一遇的大变,有挑战更有机遇,等待着新一代的人们去积极应对。

在这种形势下,我觉得我们国家需要更多能够促进海内外交流合作的“窗口”。香港无疑是一个,但现阶段来看,还是比较少。希望前海可以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续写香港与深圳开启的壮丽篇章。

口述时间

2024年11月13日

口述地点

香港九龙尖沙咀

海港城九仓电讯中心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

  • 科普盘点:口袋广丰可以开挂吗!详细开挂教程
  • 有望达到500吨?中国黄金ETF未来展望
  • 2024(第九届)党媒网站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 阿德巴约:德鲁-史密斯在场上总能做出正确选择 他是我们重要一员
  • 11胜9负西部第八!卡尔:现在这支掘金甚至都算不上附加赛球队
  • 近5亿元成交,可十年分期付款 四川乐山一玄武岩矿权成功拍卖
  • 贵州茅台2025年策略发布:聚焦“三个转型” 共克市场挑战
  • 【伤情公告】
  • 深圳口述史 - 施永青:香港创业深圳腾达 双城故事屡屡上新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